close

603262_209275532542267_856983654_n  

師父開示「真理的對話 下」 ( 四之四 )

清海無上師以英文對話於哥斯大黎加聖荷西道場1991.6.2

本文全文先後刊登在福爾摩沙及海外版的中央日報
一九九二年十月三十一日、十一月二十八日及十二月二十五日

※以內在光音洗禮

M:不是這樣的,當耶穌要求受洗時,聖約翰說:「不!為什麼要我為您洗禮呢 ?您在我之上啊!」耶穌回答他說:「依照上帝的津法,來成全這件事。」意思是說依照一般的風俗行事。施洗者約翰是說:「在我的後來者,將用聖靈給你們施洗。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,但那在我後來的聖者,力量比我更大 ,地位比我更高,他要用聖靈給你們施洗」,意思是在裡面傳法,用聖靈的力量,懂嗎?

T:那他的意思是說用「火」,基督徒必須用「火」受洗?

M:是。火及聖靈。那就是「光」!
T:啊!原來如此,就是光。那麼「用舌頭講話」又是什麼?

M:是聲音。他們說:「聖靈會用舌頭講話」、在「裡面」講話。那就是「音」 ,而火表示光,那時他們總是說:「上帝出現的時候,像一團大火」記得嗎?這是那個時候人們的描述法。現在你該明白,為何我知道耶穌修觀音法門了吧,你終於知道答案了!這就是古時候中國人說的「傳燈」。燈,裡面的燈。燈也表示光,不是嗎?那時候的人用傳燈來表示「傳內在的光」,不過歷經千百年後的現在,變成人們來廟裡放些燈,給每人一盞,然後說:「坐在那兒盯著蠟燭看,注意看著燈,你就會開悟」(大眾笑)是啊!而且現在更有一些人,坐在那兒盯著蠟燭看,希望因此而開悟,看太久反而變成盲目。

 還有一位剛過世不久,有名的摩登大師。他曾經引起不少爭議。他印心時,用小小的聚光燈,射出一條光柱的那種手電筒,往你的額頭照一照,這就是他說的開悟。用那種可以發出很強的小光柱的小手電筒,在智慧眼的地方一閃一開發亮,把眼睛閉起來,然後一閃,就開悟了!(大眾笑)
T:您是在說笑嗎?開玩笑,是嗎?

M:不,不是笑話。

T:您是說真的?

M:我是在他的自傳裡看到的,不可能是笑話,你可以問他們,讓他們告訴你。
T:他的學生常中有很多是學者、專家、和有錢的高級知識份子。

M:這些知識份子喜歡他的知識背景及談吐。

T:他算不算是有開悟的師父?

M:開一點點悟。

T:我正在讀他的一本著作「密宗心理學」。在書上他說:「會開悟的時候就開悟,不必為了開悟而刻意去做什麼事。」

M:這個每個人都會講。他讀過很多書,然後重複書中所讀的一半,甚至四分之三;你可以找到一堆書,都說同樣的事,所不同的是後面有沒有力量,有沒有作者個人的領悟。他的書我也看過幾本。

T:您的感想如何?

M:廢話太多太多,為說話而說話,跟女人一樣,跟家庭主婦不相上下。

T:他話是說的不少。

M:永遠都一樣,老是繞著「男女關係」打轉。談男女關係也不是什麼壞事啦!不過他總是著重那方面,難道沒有別的事可說了嗎?男女關係只是關起門來,做完就該把它忘掉的事啊!沒有必要老是把它印在書上或報紙上。因為這種事是太平常了!跟吃飯睡覺一樣。難道你把吃飯當成驚天動地的事來做嗎 ?為什麼老是把男女關係小題大做呢?

 如果你喜歡這種關係的話就去做,這是你私人的事,沒有人會阻止你,可是沒有必要總是把它拿出來炫耀啊!而且那等於是在戲弄不喜歡那種關係的人,這樣不公平,這是個人品味的問題。動物的雌雄關係都做得比人類好,有什麼好大談特談的 ;事實上大部份男女關係的常識,人類都是從動物身上學來的,所以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呢?不是嗎?我想這是不太正確的。

T:他所以像佛洛依德一樣,偏重討論男女關係這個題目,似乎是因為大多數現代人,對這方面的問題有壓抑感,甚至於和尚、印度的出家人等,很多人都是同性戀者,妳知道嗎 ?很多人都想跟女人有關係,但從來都沒有這種機會,所以他們壓抑自己。我想這位師父就是這樣應時而產生的,也許上帝要透過他教育人們,好對這方面有較清楚的概念。

M:也許吧!但是他做的過頭了!

T:是啊!有一點太過度了!跟佛洛依德一樣,太過極端於只討論這方面的事。有位博士曾針對這個問題做了兩份研究報告,指出目前多數家庭夫妻性生活不美滿,所以我們今天才會有社會墮落的種種問題。

M:有關這方面的書,早就汗牛充棟了!不須要再有一個「大師」來教導。書啦、影片啦,各種流通品,還有一些電視節目等等,到處都可以學得到,為什麼還要跑到一個大師座下,為了學習這種事?這些都是藉口 !「或許你會說 :因為經由一位大師講出來的話,比較有力量。不過並非所有的出家人都聽他的,他們都排斥他,所以他那些理論對出家人不會起什麼作用,不論他們是否有壓抑感,對什麼人都沒幫助,不喜歡男女關係的人不會去找他,所以他能幫助誰呢?一個人也幫不上。只有本來就喜歡那種事的人才會去找他,這又有什麼用呢?就好像你把牛奶拿給已經喝飽母乳的嬰兒,而沒給那些肚子餓的人,知道嗎?幾乎全部的和尚都排斥他。

T:他也揭發很多中古世紀寺院荒謬的規矩,我的意思是說,他也貢獻給這個時代一些事實的真象。

M:這些事我們看書就夠了!當然任何團體都有腐敗的一面,那不是把男女關係這個題目炒得這麼過度的理由。

T:但我曾經認為他是上帝的一個工具。

M:男女關係並不是人類生命過程的全部。

T:只是人性中的一部份。

M:是啊,有很多人他們沒有男女關係,但是很單純、很快樂;也有很多人,他們有很多男女關係,卻仍然痛苦,而且愚笨,不要找藉口。並不是我反對男女關係,懂嗎?我只是不喜歡人們小題大做,把小事情弄成像世紀的真理似的。做什麼事要平常,自然就好。

T:是的,我的看法也一樣。

M:我告訴妳真話,沒有人須要別人來教他們男女關係的事,以前的人都很早婚,也沒人告訴他們該怎麼做,他們也是那樣活到老,而且可以生很多小孩。誰教動物如何進行雌雄關係呢?牠們甚至不用看書或影片呢!而我們人類還自認比牠們聰明,不是嗎?動物們時常在做那件事,即使如此,牠們也沒有變的更好,也不會開悟。佛陀跟幾百個女人有過關係,因為他是王子,除王妃之外,他至少有五百個美女侍候他,他也沒有因此而開悟 ;他後來才開悟的。在那段男女關係的時期以後,男女關係並沒有妨礙他,也沒有影響他後來的開悟,該開悟的時候他就開悟了,懂嗎?而這麼多由早到晚、從年少到年老都在打坐、吃素,日吃一餐的人,反而成不了佛。所以成佛根本沒什麼模式可循 ,沒有,一點也沒有!

T:沒錯。

 

※ 凡事力求中庸

M:佛陀妻妾數百,他也能證悟;耶穌孤家寡人,他也得道,這又怎麼說呢?凡事要講求邏輯,好嗎?不要偏激,懂嗎?中庸就好。

T:那位名師對車子也過於狂想,他收集各式勞斯萊斯汽車,雖然實際上只會用到一部;所以也許他個人的行為是過於偏激。那麼注重男女關係 ,三十六部勞斯萊斯!他個人行為也有一點極端,這和找明師一樣,有一個就夠了,不須要跑來跑去....。

M:是啊,有些人就是喜歡偏激,或許這樣才會使人吃驚,而引起注意。也許他認為還不夠惹人注目吧!

T:開悟的大師也有可能行為怪異?

M:當然,假如他們已經証悟的話,他們可以為所欲為,而不受到影響。

T:他們不會再擔負業障了?

M:不會。

T:他們的業障已經完全燒掉、自由了?

M:是,不過必須先開悟。

T:你必須先開悟,否則做什麼都有因果?

M:是 ,不過我不認為妳講的這位名師開悟了。

T:他沒有完全開悟?

M:不完全開悟,最多到第二界。

T:有關他的一位印度女徒弟,想要對他下毒這件事,是不是他過去所造下的業障?

M:我不知道。發瘋的人會做發瘋的事。

T:難道和因果沒有一點關係嗎?

M:一位真正的師父,真正完全開悟的師父,必須能無所不在。這是他們獨一無二的特質,意思是說,他必須要能同時在不同的地方示現。

T:您是說化身?

M:印心當時,他至少必須能示現幾個化身,至少應有十個、五個或二到三個徒弟能看到化身師父 ,每次印心都應該是這樣。至少有幾個、或一半的印心徒弟可以看到。沒有這種無所不在的力量,就不是什麼明師,因為他還沒有和上帝同一體,上帝是無所不在的,懂嗎?

T:而這種力量是像這位名師所說的「自己來的?」或是經由訓練,例如做運動得來的?

M:是也不是。做什麼都會有力量。假定你亂跳、亂舞一會兒後,因為缺氧,也會感受到某種力量。

T:意思是說,我們還是必須「做某種事」才能開悟?

M:如果你必須「做什麼事」才能得到開悟,那不是真正的開悟。

T:做運動沒有用。

 

※ 開悟後才能認識上帝

M:你能夠想像佛陀在菩提樹下,耶穌在沙漠裡到處 揺、到處跳 ,為了要開悟嗎?他們只是坐定下來就開悟了!

T:這也就是奧羅賓多以及他母親所主張的;他們說人只要坐下來,不須做任何動作,光自然就來 了,從頭頂的千葉蓮花出現,只要坐定就可以。

M:是的,有這種事。

T:但是,我們的觀音法門是看智慧眼的地方?

M:沒有啦,都是一樣的。

T:都是一樣的?哦……

M:我們看是為了要看光。看是用智慧眼看,不是看頭頂,這裡又沒有眼睛。

T:但是這邊也有一個眼睛是開著的,這是什麼 ?光會從這裡出來。

M:那就是智慧眼。懂了嗎?

T:噢!這就是智慧眼,那麼這種樣子的光又是什麼?屬於那一種?我曾經看過一位師父有這種光。

M:上帝!

T:這就是上帝?

M:在印心時,我已經告訴你們 ,有各種不同的光,代表不同的境界,如果忘了的話,可以問出家人。

T:我可以像現在跟您面對面談話的情況,跟上帝對談嗎?

M:如果你修行到達祂的等級的話就可以。不過上帝並不是一個人,不要期盼有一個「人」在那裡面對面跟你談話。

T:祂不能看起來像一個「父親」嗎?

M:可以,祂可以以那種樣子示現。好了嗎?不過我看你越問越糟糕了,去睡覺吧!先充電,然後下次再問,好嗎?好了,該停了!明天我的聲音會沙啞。

T:都是我的錯。

M:明天我就到美國去了!然後很快就回來,大家為師父祈禱。

T:您何時回來?

M:我希望幾天內就回來 ,所以請大家為師父祈禱。

T:我們會的,您何時出發?

M:為師父的成功而祈禱,這都是上帝的旨意,好嗎?晚安!

T:祝您成功!

M:謝謝 !

( 全篇完 )

http://www.godsdirectcontact.org.tw/ch/news/25/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小天 的頭像
    小天

    richsky小天的部落格

    小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